李兆基怎么发家的(香港四大家族是什么) - 长篇鬼故事 - 鬼故事网(guigushi.cc)

长篇鬼故事 - 李兆基怎么发家的(香港四大家族是什么)

2023-10-18 02:44:48 阅读 :

  • 香港四大家族是什么
  • 李兆基如何从一个平头小子成为香港首富,他有着怎么样的奋斗史
  • 香港四大家族分别是
  • 李兆楠:俩哥哥成千亿富豪,他却在老家打工,被赠200亿分文不取
  • 李兆基发家致富的格言是什么
  • 香港四大家族是指哪四大家族
  • 他以2000亿成功夺得宝座,6岁就做生意,李嘉诚首富宝座“丢了”吗
  • 李兆基为什么被称为四叔
  • 来看看李兆基的发家史,你对李兆基这个人物了解多少

香港四大家族是什么

“香港四大家族”是指在中国香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四大豪门,包括主要以房地产发家的郭得胜、李兆基、李嘉诚、郑裕彤四家。

1、李嘉诚家族

李嘉诚长子李泽钜在长江实业公司和哈奇森黄埔公司长期协助他父亲。香港PCCW由他的第二个儿子李泽楷创建,是香港最大的电信、电视、互联网和有线电视服务提供商。

2、郭得胜家族

2008年,79岁的邝肖卿(三兄弟的母亲)取代长子郭炳湘成为新鸿基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

3、李兆基家族

李兆基是香港中华燃气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是香港家用和取暖设备的唯一供应商天然气长子李家杰和他的二儿子李家诚都是恒基兆业的副董事长和中华燃气有限公司的董事。

4、郑裕彤家族

郑裕彤的儿子、孙子、侄子等几十名郑氏家族成员先后加入郑氏企业,郑氏企业成为家族企业。家族产业多种多样,涵盖珠宝行业、酒店、百货公司、物流,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

李兆基如何从一个平头小子成为香港首富,他有着怎么样的奋斗史

要说李兆基有什么奋斗史,那还真的算不上,本就出生于富贵人家,刚刚创业的时候,虽然看似只带了1000块钱,不过1000块钱在当时也不算是一个小数目,出生富贵人家的他见识和建立当然和普通人不一样,很多时候,一个没什么资本的普通人是不敢去搏一搏闯一闯的,但是李兆基却不一样,他从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学做生意,在那样的环境的熏陶下,他的见地就比很多同龄人要超前很多,家里从小就是搞钱装的,在本地也很出名,商铺也有好几号,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怎么会差到哪里去?所以,他并没有吃过很大的苦,就创下了今天的财富。
刚刚来到香港做生意的时候,李兆基最看好的产业就是地产,所以他便和他在当地认识的几个好朋友相互帮助创办了一所公司,李兆基这个人的眼光是真的不错,进入了这个产业很快的就赚到了钱,不过这个钱在他眼里也只是小有收入,他开始寻找一些新的模式,推出了卖房子分期付款这种方法,很快又收获了一大比财富,在之后他自己又单独成立了一个恒基地产,也是为他赚了好大一笔钱。
这时他已经累积了不少的资本,可以去投资更大的产业了,这些大产业也是鲜少失败,大部分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的预估能力非凡,他所买的无论是股票还是产业都在他的发展意料之内,“香港巴菲特”这个称号就是李兆基的,尤其是买地这方面来讲,李兆基的眼光是真的毒辣,哪块地将来有好的发展,哪块地将来卖不出去,只要是他的预判基本上都没什么大的偏差。

虽然不想把话说的那么绝,但是普通人真的想白手起家那是很难的,且不说金钱的资本,在思想上就已经和别人有一些差距,财富需要好几代的累积,对于李兆基这样所谓的白手起家,除了酸更多的还是一种羡慕。

香港四大家族分别是

主要以房地产发家的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郑裕彤四家。

1、李嘉诚:李嘉诚继承人: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家族产业:在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中,亚洲首富李嘉诚位居第九名,净资产已达255亿美元。目前据传闻拥有8500亿人民币。

2、郭得胜:郭得胜继承人:3个儿子——郭炳联、郭炳湘和郭炳江家族产业:郭得胜是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是香港最大地产发展商之一,也是香港拥有最多土地储备的公司之一,截至2011年12月,所占楼面面积约434万平方米。如今,郭氏家族开发的楼盘,包括香港最高的3座建筑以及香港最高的摩天大楼等。

3、李兆基:李兆基继承人:长子李家杰和次子李家诚家族产业:李兆基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及董事长,新鸿基地产的董事会成员。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司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开发公司之一,旗下地产涉及商务楼、住宅楼及酒店集团。李兆基位居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第29名,净资产达180亿美元。

4、郑裕彤:郑裕彤继承人:长子郑家纯和次子郑家成家族产业:郑裕彤是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香港四大地产发展商之一)、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主席及恒生银行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2012年《福布斯》富豪榜中位居第39位,净资产达160亿美元。

李兆楠:俩哥哥成千亿富豪,他却在老家打工,被赠200亿分文不取

香港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一直都有着许多富豪,闻名的就有以房地产发家的郭得胜、李兆基、李嘉诚、郑裕彤这“香港四大家族”。

一般来说,富豪们的江山到一定规模时,他们的兄弟、儿子、侄子乃至孙子,都会进入家族企业帮忙打理公司,以巩固家族帝国。

但位列2020年福布斯杂志公布之香港富豪榜第一位的李兆基,其弟弟李兆楠却不喜商界,甘愿留在佛山顺德老家做一个普通人。

李兆麟、李兆基、李兆楠三兄弟出生于佛山顺德大良镇一个较为殷实的家庭。

所以,小的时候,三兄弟或多或少都接受过一定的教育,读过四书五经, 生活上也不愁吃穿,算是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在大哥李兆麟之前,父亲李介甫还有两个儿子,都在小的时候就夭折了,但家里人还是按照辈分,叫李兆麟老三,李兆基老四,李兆楠老五。

所以,李兆基成为名震香港的大富豪之后,人们都叫他“四叔”,李兆麟则是“三叔”。

李家在顺德当地拥有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两间门店,以黄金和外汇生意为主, 李兆麟和李兆基兄弟两人从小就跟在父亲身边,看着店里的人如何打理生意,学习怎样鉴别黄金白银。

两人也天资聪慧,学得了一手生意经。后来,日寇全面侵华,李兆麟跟着叔父到湛江去读书,李兆基则继续跟着父亲打理店铺的生意。

金银铺里打金器、银器的师傅总会在干活的时候偷一点儿材料,李家的铺子里也有这种情况, 但李介甫碍于师傅们的技艺,却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年纪还小的李兆基发现这种情况,却觉得从长久考虑,不能听之任之。思来想去,他觉得求人不如求己,于是自己摸索铸金的技术。

12岁时,李兆基就已经熟练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关知识,鉴别黄金的本领也为人称道。

后来,李兆基又在偶然间摸索出了使旧纸币变新的方法,为店铺赚得不少利润。

李兆基才十几岁,父亲就把店铺都交给他打理,而他也把家里的事业打理得井井有条。 然而,日本战败后,货币极速贬值,尽管李兆基很能干,也抵不过金铺的生意江河日下。

1948年,李介甫希望儿子到更大的地方去发展,不要局限于家中这一亩三分田。

那时,大哥李兆麟因为种种原因也停学回到广州,在当地的金银业内供职,一开始吃了许多苦,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渐渐升任经理。

李兆麟和弟弟李兆基一样,他们的目光都不局限于眼前,而是在更大更远的地方,听到父亲的想法后,他们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到繁华之地去大展宏图。

李介甫于是分别给了李兆麟和李兆基一千块钱,让他们到澳门和香港去发展。 兄弟俩就此告别长大的故乡,背起行囊,开始他们的打拼之路。

李兆基初到香港时,在几间银铺挂单,从事买卖外汇和黄金的老本行生意,大赚了一笔。后来,李兆基涉足房地产,成立公司,他的准则就是每件事情无论大小,都必须要亲自过目。

凭借深远的目光和在商战中过硬的手段,李兆基打下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随后投资大陆的酒店项目,进行多元化发展,其产业领域包含煤气、基金等,一举跃入了香港十大富豪榜。

经过多年的发展,李兆基已成为香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晚年时身价高达两千多亿 ,风头甚至要超过首富李嘉诚。

早在1996年,李兆基的财富值便在全球富豪榜中位列第四, 是华人富豪在全球财富榜的最高排名, 至今没有华人能打破这项记录。

李兆基的哥哥李兆麟同样是一个风云人物。当年,弟弟带着一千块钱只身前往香港,他则只身前往澳门。

在澳门,他依旧从事自己擅长的金银业, 有了几年的积累之后,他决定前往香港发展。

初到香港的李兆麟,做过进口贸易、塑胶树胶制品等生意,但都不太理想,尔后,他便和弟弟一样,投身房地产,成立地产公司。

当年,香港的经济逐步发展,对房屋的需求日益增大, 房地产是一个潜力十足的发展领域, 李兆麟脚踏实地,让公司稳步发展,很快就赚得第一桶金。

七十年代时,李兆麟成立的“兆安地产有限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到了八十年代,他的公司业务扩大到了上海、广州、佛山等地。

李兆麟的财富虽然没有弟弟李兆基多,但他在香港有上百间铺子收租,一年的租金就高达几个亿, 被人称作“铺王” ,再加上地产公司的收入,他也是香港富甲一方的百亿富豪。

成为富豪的李兆麟, 致力于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给顺德捐献医院、教学楼等,是乐于奉献的慈善家。

两位哥哥在外出打拼之后,皆取得不小的成就,成为闻名的大富豪, 相比之下,弟弟李兆楠的人生则截然不同。

上世纪四十年代,当李兆麟、李兆基两个哥哥远离家乡时,父亲也询问过李兆楠的意见, 但他选择留在老家,帮忙打理家中的铺子,照顾父母,并完成自己的学业。

李兆楠性子一向温存,并不像哥哥们那样有冲劲,对做生意也没有那么感兴趣, 不喜欢名利场上的那些纷争,只喜欢安稳的生活。

别人会问他,为什么不跟着两个哥哥一起到外面去做生意,他总会说: “我走了,谁在家照顾父母?” 事实也确是如此。

身在老家照顾父母的李兆楠就好像是哥哥们的后盾一样,让他们得以放心远行。

家中两间铺子生意的重担就落到了李兆楠身上,父亲李介甫也手把手教李兆楠做生意,但李兆楠对生意是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也不是做生意的料,多多少少没有那种能独当一面的气魄。

所以,李兆楠在家里的铺子干活时,不像是掌柜,更像是一个言听计从的伙计。

李介甫知道小儿子是一个没有那么多闯劲的人,但他也希望儿子能继承自己的生意,能发扬光大那自然最好。可惜,他也知道,李兆楠对此毫无兴趣,于是也就随他去了。

时代砸下许多沙子时,谁也无力抵挡。随着国内战事告急,各处形势动荡, 李家铺子的金银货币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逐渐萧条

李介甫夫妇年纪也大了,无法在乱世中力挽狂澜,只能退步,在损失更大之前关掉家中的铺子。

李兆楠一下子仿佛“失了业”,但他并没有什么怨恨,毕竟他对生意上的事一向不上心。 为了维持生计,他选择进入工厂打工,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从衣食无忧的商人之子到平平无奇的打工仔,这样的落差大概会使很多人觉得心里难受。

但李兆楠却没觉得这样有什么难过, 从工厂到家两点一线的生活虽然平淡,但是安稳,每月的工资虽然只能维持温饱,但是这也就够了, 李兆楠从来都不是爱财之人。

到了能够成家的年纪时,李兆楠便同在工厂里认识的一个女孩结了婚,两人办了简单的酒席。

至于新婚的房子,则是李兆楠自己拿出积蓄,再加上父母的资助,东拼西凑买的一个六十平方米的小房子。

结婚后,李兆楠和妻子很快便生下几个孩子,夫妇俩过着在工厂上班、回家后则照顾小孩的柴米油盐的生活,就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

而此时远在香港的李兆基和李兆麟,则在他们的商业帝国里大展拳脚。

两位哥哥是远近闻名的大富豪,自然忘不了感情甚好的亲弟弟,李兆麟和李兆基多次邀请李兆楠到香港,和他们一起管理公司,或是全家一起搬到香港,跟他们一起住豪宅,但每次都被李兆楠婉拒了。

李兆楠觉得,在香港这样快节奏的繁华都市里很不适应,自己也不懂任何生意场上的事情,对他来说,守在老家过平淡一点的生活,没什么不好。

哥哥们知道弟弟不喜欢名利纷争后,也就不勉强弟弟了。李兆基帮弟弟在顺德找了一份商场工作人员的工作,让他不用每天都在工厂干那些又苦又累的活儿。

李兆楠便守着这样一份工作,直到退休。同事们有时候会打趣李兆楠说:“李叔,你和四叔(李兆基)名字像兄弟噢!”李兆楠每次也只是笑笑不说话。

同事们不知道,李兆楠和李兆基真的是亲兄弟。

李兆基一向喜欢孩子,儿媳徐子淇在八年内为李家生下了四个孩子,凑成了两个“好”字,并表示可能还会再生第五胎,深得公公李兆基喜欢,为其买下豪宅和豪车,还直接给了十亿元的巨款,可谓是“重重有赏,绝不手软”。

对于李兆楠的儿孙,李兆基也是帮衬许多,资助他们到国外去留学。

尽管身份天差地别,李兆楠从未离开家乡顺德,兄弟几个各有发展,但兄弟几个人的感情一直不错,空闲时都会一直喝茶。

李兆楠和李兆基看到报纸后,并不觉得生气,只觉得有一点哭笑不得。

回到顺德的李兆楠仍住在小房子里,没有豪宅,没有豪车,也没有保姆。他觉得,晚年儿孙满堂,兄弟和睦,家庭和谐,就是最好的生活了。

实际上,李兆楠是不为人知的“隐形富豪”。 早在1993年,李兆基就出资以他和弟媳的名义成立了广州恒德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并入股了平安保险。

也就是说,李兆楠本人持有平安保险2.72%的股份,大约是两亿股。

一开始,内地的保险业还未发展起来,外资要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审批的程序也十分复杂。

但是,在那个时候,李兆基就看到了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有计划要进军保险业,足见其目光之远大。

李兆楠行事低调,对于这家公司,他不过是挂一个名, 因为要在内地发展保险业,还是要内地人办事比较方便, “香港人投资要好多手续”。

尽管如此,由于平安保险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上市之后,市值更是节节攀升,李兆楠手中的财富有了爆炸式的增长, 身价高峰期时曾高达两百亿人民币,在胡润富豪榜上排名第34位,李兆楠被外界形容为“神秘低调的富豪”。

时至今日,李兆楠手中的财富依旧很可观。

李兆基当时出资以弟弟的名义开办公司,一方面是为了手续可以便利一些, 另一方面也是为弟弟的以后考虑,让弟弟不用工作也不会坐吃山空。

普通人要是一下子有了两百亿的财富,兴许早就肆无忌惮地挥霍了, 但李兆楠二十多年来并没有动过这笔钱, 一直过着朴素清贫的生活。

退休之后,李兆楠的生活更是简单,空闲时就是在公园和伙伴们下棋,在家便是喝茶、养花,每天早上都会提着篮子到菜市场去买菜,安闲自在。

李兆楠有孩子在加拿大定居,曾把父母接到加拿大,但两夫妇不会讲英文,觉得在国外生活跟坐牢没什么分别,很没意思,于是没过多久就还是回到老家生活。

李兆楠在去世前,把李兆基给他的价值两百亿的股份都还给了哥哥,并没有传给子女,这也是属于他的骨气。

2020年1月25日,李兆麟也在香港逝世,享年98岁,这对儿孙满堂,赚得百亿财富的他来说,人生倒也没多少遗憾了。

李兆基则退居二线,不再直接掌管企业,把公司都交给儿子打理,自己享受天伦之乐。

每种人生的样子都不一样,人各有志,我们往往很难说得清楚,什么样的人生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可平淡也好,繁华也罢,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就是分外精彩的。

凤凰网,2020年2月13日《香港首富李兆基98岁兄长李兆麟葬礼低调简约,一门三杰皆百亿富豪》

李兆基发家致富的格言是什么

青年时期的李兆基只带着1000元到港闯天下。他处事心细,精于计算。他有一句格言:“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对李兆基而言,他坚信做小生意最重要的是勤。至于说做大生意,最重要的是计算精确。生意额大,牵涉的本钱和盈利大,一出一入的利息,多一分少一分是很重要的。他最不喜欢把时间及金钱花用在吃吃喝喝的应酬之上。

香港四大家族是指哪四大家族

香港四大家族是:以房地产发家的郭得胜、李兆基、李嘉诚、郑裕彤四家。如下:

1、李嘉诚家族。

李嘉诚长子李泽钜在长江实业公司和哈奇森黄埔公司长期协助他父亲。香港PCCW由他的第二个儿子李泽楷创建,是香港最大的电信、电视、互联网和有线电视服务提供商。

2、郭得胜家族。

郭得胜是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2008年,79岁的邝肖卿取代长子郭炳湘成为新鸿基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

3、李兆基家族。

李兆基是香港中华燃气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该公司是香港家用和取暖设备的唯一供应商天然气长子李家杰和他的二儿子李家诚都是恒基兆业的副董事长和中华燃气有限公司的董事。

4、郑裕彤家族。

郑裕彤的儿子、孙子、侄子等几十名郑氏家族成员先后加入郑氏企业,郑氏企业成为家族企业。家族产业多种多样,涵盖珠宝行业、酒店、百货公司、物流,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

他以2000亿成功夺得宝座,6岁就做生意,李嘉诚首富宝座“丢了”吗

香港在亚洲乃至世界金融和经济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在国际贸易还是国内经济都非常繁荣,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每年在香港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外国人来,可以说香港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际大都市。

一直以来香港的经济发展都很好,香港市场在全球经济中有着良好的影响,而香港的地方不是很大,所以香港的房地产确实是一块宝地,香港地理位置优越,由于背靠大陆,商业非常发达。那么自然通过房地产发家的富豪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华人首富李嘉诚,李嘉诚这么多年来一直占据着香港首富的位置,不过今年却出现了一些变化。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度香港富豪榜中,有相当多的人来自房地产业,例如新鸿基地产的前主席邝肖卿的资产137亿美元排名第七,刘銮雄资产达169亿美元,排名第四。其中一个最大的变化是首富的变化,李兆基以30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100亿)的财富价值超过李嘉诚,成为新香港首富,李嘉诚蝉联的21年香港首富的位置,也暂时割让。

其实,这并不是李兆基第一次成为香港首富了,早在1996年的时候,李兆基就以127亿美元财富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亚洲首富。至今,李兆基仍是华人在世界富豪排行榜前列的常客。但是由于李兆基平时比较低调,所以在内地的知名度远比不上李嘉诚,而李兆基所创立的恒基兆业许多人也不熟悉。

李兆基不同于其他富豪,他的家境相当不错,可以说是天生就有一个金钥匙,李兆基的父亲李介甫出生时就已经有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两家店,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李兆基从6岁开始就开始学习如何管理店铺,所以从李兆基的经营意识来看是非常不寻常的,在店里经过一番锻炼,李兆基以1000元人民币开始在香港创业,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创办了恒基兆业,这是一个房地产开发集团。

李兆基不仅在房地产领域建立了事业,在投资行业也有着不俗的业绩,有媒体称他为“亚洲股神”;在获得大量财富后,李兆基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在他看来,城市更新非常重要,也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李兆基曾向四川地震捐赠了5.6亿港元,还给清华大学捐赠了3亿元。但是不知道这一次李兆基的首富位置能做多久,但是其实这些对于李兆基来说仿佛不是最重要的。

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和超级富豪,李兆基不仅因为他在创新和创造财富方面的能力而受到赞赏。李兆基对待事业、生活、社会和财富的态度和原则是公认的榜样。但李嘉诚和李兆基之间的比较是不可避免的。据了解,李嘉诚曾经让李兆基在香港商界损失了很多钱。到目前为止,李兆基其实都还没有释然。

李嘉诚于2019年5月退休,他将自己数千亿元的帝国交给了54岁的长子李泽钜,而他的次子李泽楷获得了不计其数的现金。福布斯指出,他们之间的差距只有10亿美元。考虑到动荡的股市,李嘉诚随时可能重获领先地位。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下方进行积极的评论。

李兆基为什么被称为四叔

李兆基
第二代继承人:李家杰(子) 李家诚(子)

家族资产:37亿美元

发家史:

被香港人称为“四叔”的李兆基,掌管着恒基地产。早年在其父开设于广州的一家银号当学徒。1948年,年仅20岁的李兆基身带1000港元,南来香港,在金铺做外汇黄金买卖,1958年起与郭得胜、冯景禧合伙从事地产发展,并创办新鸿基地产。1972年李兆基辞去了新鸿基地产总经理一职自立门户,于1973年11月创办恒基公司。恒基创办之初的资产约为5000万港元。

李兆基是一个奇迹,也是一个香港人的梦。

美国《福布斯》杂志报道,李兆基1997年的资产达150亿美元,是当时亚洲最富有的人,也是世界第四大富翁。

李兆基何时退休?四叔(财经圈子对李兆基的昵称)扬言做多十年、再十年都没有退休的打算,但他现在已逐渐将工作下放,闲时与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打打高球,及到海外滑雪,或有时巡视恒基旗下地盘。

尽管受过李兆基十载的教导,他的两个儿子李家杰和李家诚并没有鼓舞起投资者的信心。他们含着银匙出生,是亚洲家族企业下一代的代表。事实上,1998年李兆基给他的大儿李家杰打的分数是:“及格”,以后再没有修正过。

李兆基一向重视对两个儿子的培训,他常导儿子做事要切忌少年得志、狂妄自大、游手好闲及不思勤奋,这些都是失败之源。

长子家杰受父亲的熏陶,15、16岁爱上闲来念念四书五经,故在国学方面很有底子,李兆基对两名儿子的训练一样,要他们在集团内涉猎各方面工作,好好学习。早于1990年,家杰为基在国内谋发展,他用心发展中国市场,得出“掌握中国信息,就是掌握未来”的见解。

至于次子家诚,曾随父亲在拍卖官地中吸收经验,并曾成功投地而深深令父亲开颜。在1995-1996年间,由李家诚定价盘所投得的筲箕湾、大埔地皮,其后都卖个满堂红。

在竞争力问题上,李兆基承认现在年轻人养尊处优已久,生活比以前好几十倍,某个程度上令香港年轻人的拚劲不及国内年轻人。

来看看李兆基的发家史,你对李兆基这个人物了解多少

3月20日,恒基地产公司主席及总经理李兆基因为年事已高,正式考虑退休,旗下的产业将交由长子(李家杰)和次子(李家诚)打理。

李兆基出生于1928年2月20日,家乡是广东顺德大良人,李兆基从根本上来说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在出生时,父亲李介甫已经拥有了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两间门店,经营着黄金、汇兑、外币买卖生意。李兆基从小天资聪慧,李兆基的老师是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梁惠民先生,李兆基6岁开始就随着父亲在店铺做生意,聪明机智,心算极强,后来发现自家当铺存在着铸金匠打金偷金的现象,李兆基自己学起了铸金的手艺,到了12岁,李兆基已经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的核心技术及知识。

1948年,李兆基带着1000块钱的现今到香港去打拼,因为熟悉货币的兑换和黄金买卖,李兆基在香港占位了脚跟。60年代,香港的人口暴涨,李兆基看准了这个机会,进军香港房地产行业,李兆基和郭得胜等人一起成立了新鸿基,担任新鸿基地产的副主席兼总经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按揭购买楼房,最早是在李兆基的销售方式上体现出来的,早期的香港物业大部分都是整栋出售,面向的人群稀少,后来李兆基提出了分层销售和分期购买的销售形式,在行业内颇具锋芒,后来这种销售方式被广泛应用。

李兆基还有“股神”之称,1975年李兆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业有限公司,当时李兆基收购了一家小型的上市公司,然后将其改造重新上市,1976年,股价由原先的不足1元涨到了3—4元。除此之外李兆基还投资了大陆产业,参与了广东中国大酒店和花园酒店的项目,投资大陆的房地产,眼光不可谓不毒辣。从李兆基的奋斗史来看,眼光独到,条理清晰是李兆基最重要的特点。

本文标题:李兆基怎么发家的(香港四大家族是什么) - 长篇鬼故事
本文地址:http://www.guigushi.cc/changpianguigushi/60673.html

相关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